文房甑选
中国砚文化极简史
时间:2010年02月18日 来源:四川书法网测试数据 作者:广东教育出版社 浏览数:5647
 

       中国砚台就是其中的一个“石头”,其经历了从“研”到“砚”的漫长历史变迁。砚文化肇始于中华文化的源头,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精神象征,凝聚着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和千年文化密码,在中华文化中具有深远意义。

(《纸上端砚博物馆》立体图)

        文房四宝(笔、墨、纸、砚)作为中国独有的文书用具,它们以其独特的东方神韵成为中华文明极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。它们不仅是书写工具,更是特殊的文化载体,承载着我们引以为傲的五千年文明。在四宝之中,砚台质地坚实,“传万世而不朽”“历劫而如常”“留千古而永存”,极具价值,古人因此认为“四宝砚为首”。砚台由石器时代的研磨器逐渐演变而来,“砚,研也,研磨使和濡也”,“砚,石滑也”,砚字之初义即指石之滑者。“使君滩头拣石砚,白帝城边寻野蔬。”1975年,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了一方用鹅卵石制成的战国晚期石砚,砚形呈圆饼形,其上无纹饰,配有砚棒一支,这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用于研墨、书写的砚台。

(新时期时代的研磨器)

(汉代石砚)

(汉代漆盒石板砚)

        两汉时期经济繁荣、社会进步、文化发达,是中国发展史上的重要黄金时期。此时,砚的使用已十分普遍,“砚”字也正式出现。汉砚以石、陶制品为多,且大多附有砚棒、砚石(也称为“研子”)。此外,皇室、贵族之家也有用玛瑙等珍贵玉石作为制砚材料的。就砚面的形状而论,汉砚可分为圆形与长方形两大类,即《砚赞》所称“或薄或厚,或员(圆)或方”。砚台之上还出现了铭文,记录了时间、人物等信息。汉代石砚的装饰十分讲究,一些石砚配有铜制的砚盒,砚盒形状多样,如有的被制成兽形,也有的镶嵌绿松石、青金石、红珊瑚等名贵宝石。砚盒通体流光溢彩,古色古香,展现了制砚工匠的高超技艺,堪称汉代文具的精品之作。

(东汉盘龙兽足青石砚)

(东汉鎏金兽形铜盒石砚)

       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较为频繁的大分裂、大动荡时期。此时,石砚、陶砚仍是主流,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砚种,如安徽马鞍山地区出土有东吴时期贵族使用的漆砂砚,晋武帝曾铸青铁砚、圆铜砚。随着青瓷的烧制以及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,瓷砚发展成熟,并成为南方地区砚的主要品种。青瓷砚多为圆形,有足,中间砚堂处无釉,以利研墨。与之对应,北方地区盛行方形四足砚,即石雕砚,砚上雕刻丰富,“雕有各种图案,极其精工”,开中国古代砚面雕刻艺术之先河。

(南朝青瓷褐釉四组砚)

(北魏石雕方砚)

        隋唐时期,中国在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多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。文学、书法、绘画等方面的辉煌成就促进了文房用具的发展,开启了中国砚台发展史上的新篇章。此时砚台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方面:首先,端石、歙石等专用砚材的开采使用,结束了以前杂石制砚的历史,制砚呈专门化趋势,促进了砚台的飞跃性发展。端砚、歙砚、红丝砚、澄泥砚为唐代四大名砚,名重天下。其次,随着制瓷业的大发展,瓷砚比重逐渐增大,已成社会生活中非常普遍的文化产品。最后,唐代砚形注重砚堂、水池的使用,在强调实用性的基础上,出现了箕形砚(又称“风字形砚”)、龟形砚等代表形制。砚台的这些发展,使得文人墨客更加重视,他们纷纷通过诗歌、言论等品评鉴赏各种砚台。

(唐代青釉多足瓷砚)

(唐代交颈交尾双龟陶砚)

        陈寅恪言:“华夏民族之文化,历数千载之演进,造极于赵宋之世。”两宋时期,砚台在形制、材质等方面发生了重要变化。形制上,砚形基本为唐代的延续和演变,以实用性为总趋势,最显著的特点是在箕形砚的基础上创制出抄手砚。其底部凿空,三边着地,一边可以用手深入抄底,便于拿取。抄手砚体轻且稳,多为长方形,既实用又显庄重,成为砚台发展史上的重要砚式。砚材上,产于今甘肃省卓尼县的洮河砚(洮砚)异军突起,苏轼曰:“洗之砺,发金铁。琢而泓,坚密泽。郡洮岷,至中国。”洮砚以石质细润、发墨快等特点被列为贡品,并与端砚、歙砚、澄泥砚并称“四大名砚”,备受世人青睐。此时,砚台收藏、品鉴之风盛行,论砚名篇、砚史专著迭出。

(宋代洮河石抄手砚)

(宋代端石抄手砚)

辽、金、元三个少数民族政权建立的王朝,在文化艺术领域受到唐宋两代影响较大。元朝统治者入主中原后,不甚重视文事,“惟对砚石一事亦知所宝,虽未大有采掘,但对砚坑之保护颇著成效。元制,于端、歙各处设把总一员,守兵若干,专辖守坑,律盗坑石以窃盗论罪。故元代虽未多大新产,然砚坑尚未毁损也。”具体到制砚方面,它们不但继承了唐宋砚台的遗韵,而且加入了些许本民族特色,尤其是将游牧民族的粗犷豪放之气融入砚台之中。这一时期,砚台的砚形拙朴粗狂,制作不甚精细,略显粗糙。由于北方气候寒冷,底部可以加热的暖砚成为这一时期的特色。

(辽代的“万岁台”金银盒石砚)

(元代的双狮长方形石灰岩石砚)

        明清时期是砚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,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:一、砚形丰富多样,花草树木、虫鸟鱼兽都成了制砚的主角,砚上铭文增多,从实用性向艺术性、收藏性转变;二、砚材之多为历代之最,石、泥、瓷、竹、木、水晶、象牙等材质不胜枚举;三、砚雕艺术大放光彩,集雕刻、书法、绘画等为一体,制砚工艺迈向巅峰;四、制砚名家辈出,如顾二娘等,他们灵活运用圆雕、浮雕等多种技法,极大地推动了砚文化的发展进步;五、文人墨客对砚台的收藏、研究愈发重视,宫廷、民间都有重要论著出现,如《西清砚谱》《砚史》等。此外,还形成了三大砚雕艺术流派,即粤派(又称“广作”,以端砚为代表)、徽派(以歙砚为代表)和海派(以上海、苏州为中心)。

(明代朱砂荷鱼澄泥砚)

(清代纪昀为那彦成铭端砚)

        清末民国时期,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,砚石开采停滞不前,名砚随之销声匿迹,制砚艺人流落他乡,砚台大多器型单调、主题浅显、雕刻粗鄙,与清代的辉煌气势有天差地别,砚台制作业风光不再,是砚文化发展的危急时刻。砚雕大师陈端友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。新中国成立后,砚文化进入空前繁荣的时期,主要有以下特征:一、百花齐放,百砚争妍。砚文化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,新型砚材迭出,产地、种类增多。二、与时俱进,有所创新。单一实用性向多元化价值发展,砚雕风格取长补短,传统技法得到传承和创新。三、制砚人员知识化,人才培养系统化。制砚名家层出不穷,砚作精品不断涌现。四、当代砚著蔚为大观。五、中国砚文化走出国门,享誉海内外。

(现代志比天高端砚)

(现代荷趣端砚)

 

 

中华文明源远流长,中华文化博大精深。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,更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。砚台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,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。“非君美无度,孰为劳寸心。”千百年来,砚台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接受洗礼,不断得到发展。砚台发展史就是一部文人墨客书写千年的文化史,还是一部大国工匠研磨千年的文明史,更是一部中华民族奋斗千年的创业史。挖掘阐发砚台的文化内涵,大力传承和弘扬砚台文化,意义重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