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房甑选
林散之先生谈书法
时间:2015年04月16日 来源:四川书法网测试数据 作者:四川书法网 浏览数:5035
内容提要:林散之先生谈书法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林散之先生谈书法

    楷书宜学六朝碑版,继学二王,再进而入汉魏,其气自古不俗。
    草书宜学大王《十七帖》精印本;
    行书宜学僧怀仁《集圣教序》,有步可循,自然入古不俗矣。
  学近代人,学唐宋元明清字为适用。
   唐宋人字,一代一面貌,各家各面貌。他们一个也不写汉隶,因为用不上,练练笔力是可以的。但要先学 楷、行。

  李邕说:“学我者死,叛我者生。”要从米、王觉斯追上去。
    欧阳修青年时代诗、文、书、画样样学。有人说你这样不精一项是不行的。于是,他便专攻诗、文,成了 大家。人的精力是有限的,不可能样样都精。因此,学要专一。
   怀素在木板上练字,把板写穿了,可见苦练的程度。也因为这样,千百年不倒。……
   多种帖多写一些有好处,但要化为自己的字体。怀素就是写他的草书,赵孟�\是行书,苏、米也就是那么 二种行书体,而不是正、草、隶、篆样样精通。
  
    真学问是苦练出来的,做不得假。可用淡墨汁或水多写写,手腕活。――与庄希祖谈
   学写字,二三十岁就要学会笔法。字写的不好,是功夫问题,首先是方法要对,方向要对。这样,随着时 间的推移,自然会提高。 "
 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风气,看到草书神气,一开始学字就潦草。不知草书是经过多少年甘苦得来的,要在规 矩中下苦功夫才是正道。
  向唐宋人学,一代有一代的面目。汉碑,晋人就不学了,练功夫是可以的;楷书学宋人的就很好,楷书是 很难的,学好不容易。

  书法很玄妙,不懂古人笔墨,难以成名。
  董其昌书不正为正。气足。难学。从米、王觉斯追上去,用墨要能深透,用力深厚,拙从工整出。
  定时、定量、定帖。
  最好每天早晨写寸楷二百五十个,临摹柳公权玄秘塔,先要写得像,时间最少三年,因为这是基础。
  
    写字,一定要研究笔法和墨法,要讲究执笔,讲究指功、腕功和肘功。写字时要做到指实掌空,先悬腕而 后悬肘;临帖要先像后不像,先无我后有我,先熟后生,有静有动,意在笔先,抱得紧放得开。日久天长,就 能达到瓜熟蒂落,熟能生巧的境界。――与范汝寅谈
  要近学古之贤者,他们成名不是偶然,实有独到之处。总之先学一家,不宜学时人,不宜学近代人。―― 与张尔宾谈。
  写字并无秘诀,否则书家之子定是大书家。事实上是很多人重复父辈,由于拓趋于保守,修养差,有形无 神。

  一般人习字,先正楷,再行草,而后篆隶。
  先得笔力,继则退火气,使气魄遒劲而纯。
   下笔硬的人可习虞世南、米南宫、赵孟�\。不宜学欧字,免得流于僵板。
有人开头便学草书,不对。
   用功学隶书,其次学行草,唐人楷书亦可。
  
    书法亦可以从魏晋六朝入手,先用方笔习《爨龙颜碑》,小字兼学《乐毅论》、《黄庭经》,严整不苟。 再入唐人,写柳公权《破邪阵》。可以多读几家帖,有所选择。
    先赵,再米,上溯二王,也是一条路。
    听老师讲课,要以食指划自己膝头,使腕部灵动不僵,久之也是一门功夫。
  可以写行书练腕力,笔画要交代清楚,一丝不苟,不能滑俗。写张纸条子也不能马马虎虎,滑不可救药。
 天天练是必要的。但要认真不苟。从前杂货铺管帐的一天写到晚,不是练字。
  人无万能,不可能样样好。
  寸有所长,尺有所短。
  
    不能见异思迁,要见一行爱一行。
    学好一门就不容易!
  怀素只以草书闻名。
 东坡学颜,妙在能出,能变,他只写行、楷;米南宫未必不会写篆隶,但只写行,草也不多;沈尹墨工一体 而成名。
  得古人一、二种名帖,锲而不舍,可望成功。
  欧阳公大才,诗、文、书、画皆通,后遵友人劝告,专攻诗文,以文为主,后成为八大家之一。
  涉猎过广,一行不精,也难有成就。王夫之说:“才成于专而毁于杂。”  
  对碑帖看不进去的人,肯定学不进去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