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房甑选
弘扬传统文化在于行
时间:2011年03月24日 来源:四川书法网测试数据 作者:四川书法网 浏览数:7157
 

●元 琪

 

 余师孟书《弟子规》书法长卷原作为纸本,宽 48cm ,长 980cm

 

余师孟书《弟子规》书法长卷原作为纸本,宽 48cm ,长 980cm  

 

余师孟

    当一本群众出版社出版的《弟子规》摆在人们面前时,人们才会惊喜地发现,这本以书法形式出现的圣贤古文渗透着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的同时,也勾勒出作者余师孟发自内心的一种学习精神,一种生活态度。在书法艺术的征途上,她执著攀登,一路风雨又乐在其中。

  手书一套完整的《弟子规》并不是一件容易事。无论是从其文的长度还是从每一个字的谨慎出手,甚至谋篇布局的结构间架,都体现出一个书写者的深厚功力。以书法为载体,搭建弘扬传统文化的平台。应该说,作者余师孟正在摸索一条更让自己感兴趣的路径。她大学时期学的是中文,这为她更深层次地涉猎书法打下了厚重的人文基础。随着人生阅历的不断增加,她更加认识到,良好行为贵在养成。人的优秀品德是在良好文化氛围的熏染、陶冶中不知不觉形成的。而传统文化是熏染、陶冶性情的最好材料。特别是通过对古诗词古文的诵读以及对名言警句的体会,人的德行与智性共同成长,可谓润物无声。

  《弟子规》是清朝人所编写,浓缩了我们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华,是启蒙养正、教育子弟、防邪存诚、养成忠厚学风的最佳读物,也是人们对子女进行德育的重要载体。圣贤们的品德、人格、思想、学说、贡献及影响构成了厚重的圣贤文化。如今,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,弘扬传统文化其实是为了创造更加灿烂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。文化是凝聚力,文化是竞争力,文化是软实力。文化具有很强的继承性和延续性。任何文化,都不可能也不允许摒弃民族的优秀传统而从头开始。一旦离开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改造,文化创新就会失去根基。

  因此,书法《弟子规》的出版之所以引起社会关注,就是作者适时地用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展现国学经典,领略到圣贤思想的无穷魅力,起到了质朴情怀与国学精华相辉映的特殊作用。书法内容,可以折射书法家的品格和追求。余师孟深知自己的书法人生充盈着她生活的点滴感悟,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能促使她身体力行去传承传统文化。她出版此书的目的也正是想借助书法艺术将孝顺父母、友爱兄弟姐妹、富有公德心、仁爱心的一组组画面展现给读者,从而激发大家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挚爱之情。

  内容简介

  《弟子规》原名《训蒙文》,作者李毓秀(公元1662年至1722年,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),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《弟子规》。《弟子规》是儒家的基础,人性的基础。它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,教导学生在家、出外、待人、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行为规范,是启蒙养正,防邪存诚的最佳读物。在弘扬国学,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,塑造国人良好的行为规范和精神面貌,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,学习和诵读《弟子规》具有显而易见的重要意义。

  作者简介

  余师孟,斋号心竹居,1964年5月出生于成都,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,中国国门书画院院长,中国质检书法家协会主席,198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警官大学中文系。从少年时期开始学习书法,先习柳公权、欧阳询,后习“二王”,怀素、张旭、孙过庭等大家,楷书功底扎实,行书深得“二王”神韵,草书流畅生动,近年来多次参加国内外举办的书法展览比赛等活动,2007年草书作品入选“第二届中日女书法家代表作品展”;2008年草书作品获全国书画艺术大展赛一等奖;2009年草书作品获国际文化交流赛克勒杯中国书法竞赛(第七届)佳作奖,草书作品入选 2009’ 第三届釜山国际书法双年展,行书作品入选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《名言书法大典》;2010年草书作品入选第二届中日议员公务员书法展并获优秀奖。